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爆發以來,給我們正常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圍桌共食、不用公筷的就餐方式也在危及人民的健康,給病毒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鐘南山院士向公眾詳解家庭衛生消毒重點時也強調家庭用餐應使用公筷。春回大地,正值復工復產的高峰期,我們改進就餐習慣也正當時,使用公筷公勺,以“小餐桌”帶動“大文明”正在成為人們健康飲食的文明新風尚。近日,雙流區積極響應成都市文明辦、成都市社治委等多家部門共同發出的“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動,向全區人民發出倡議。我們也號召全體師生、家長、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加入我們,共同守護我們大家的健康。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家長朋友們:
“講人情,喜相聚”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不管是闔家團圓,還是親朋相聚,大家都喜歡圍桌合餐,其樂融融!但觥籌交錯間,筷箸佳肴、“口口相傳”存在巨大健康隱患。為保障市民群眾身體健康,引導公眾養成安全、健康、衛生、文明的用餐習慣。在此,我們積極倡導“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動。
一、在集體食堂中踐行文明餐桌。機關、單位、學校、企業等集體食堂要帶頭使用公筷公勺,做到“一菜一筷,一湯一勺”,有條件的采用分餐分食制,鼓勵自帶餐具,加強公筷公勺等餐具的消毒工作,切實守護大家的健康。
二、在餐館酒店中踐行文明餐桌。餐館酒店要設置“文明餐桌·公筷公勺”標示牌,主動提供公筷公勺,服務員應為客人主動提供并引導客人使用公筷公勺,重復利用要及時消毒,確保安全衛生,防止“病從口入”。倡導節約用餐、適量點餐、合理消費,珍惜生態資源,拒食野生動物。
三、在居家生活中踐行文明餐桌。推動“文明餐桌·公筷公勺”進小區、進家庭,各小區入口處要設置“文明餐桌·公筷公勺”公益廣告;倡導注重個人用餐衛生,餐前洗手并自覺使用公筷公勺,科學配餐,營養飲食,以實際行動宣傳使用公筷公勺的好處,帶動更多的親朋好友參與其中,讓安全、健康、衛生、文明的用餐方式惠及個人和家庭,以“小餐桌”帶動“大文明”。
市民朋友們,公筷公勺、舉手之勞,既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更彰顯社會責任。從現在開始,請大家立即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共同參與,打響“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動戰,助力全社會形成安全、健康、衛生、文明的用餐新風尚。